2019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交流会在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9-11-03

      2019年10月18日至20日,2019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交流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承办。

大会开幕式

      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院长甘晓华院士,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徐建中院士,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黄维娜总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流体机械分会主任席光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晓峰教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陈海生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林智荣副研究员,空军研究院系统工程研究所雷友峰主任,以及来自82家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68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大会开幕式由会议组织委员会负责人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郑新前教授主持。

郑新前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甘晓华院士代表清华大学致辞,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是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的重要分支,对国家的能源供给、国防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回顾20世纪50年代吴仲华先生创建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梅祖彦先生创建清华大学流体机械专业,介绍了清华大学在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领域的发展历史。同时,甘晓华院士介绍了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服务国家战略的建院初衷,期待与国内外同行、领军企业、研究所、高校开展深度合作,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甘晓华院士致辞

      徐建中院士表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要重视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强调基础研究要按照其自身特点和科学规律来开展研究工作。在能源利用方面,他希望从事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学者发出声音,改善我国的能源供给结构。最后,徐建中院士表示,从事工程热物理工作的学者要具备更大视野,使工程热物理事业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发达。

徐建中院士讲话

      陈海生教授代表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发表讲话,并代表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金红光院士、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长朱俊强教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分会、流体机械分会、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表示感谢。陈海生教授通报了2019年9月20日第八届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代表大会召开情况,并宣读了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谱写工程热物理领域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陈海生教授讲话

      李应红院士委托热机气动热力学分会副主任孙晓峰教授讲话,首先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希望所有参会人员收获满满,最后,希望年轻学者在本次盛会中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科学问题。

李应红院士委托孙晓峰教授讲话

      席光教授分享了28年前他第一次参加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分会会议和流体机械分会会议的经历,他表示,从当时的60多人参会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人参会,其增长速度从全世界来看都是最快的,但是在创新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两机专项的开展和未来能源结构的变化为从事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领域的学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他希望大家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推动整个领域的发展。最后,席光教授对本次会议的组委会、审稿人表示了感谢。

席光教授讲话

      林智荣副研究员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三处汇报2019年基金项目评审情况,首先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改革情况、申请单位情况、同行评审情况、资助情况,接下来介绍了学科发展总体思路,要重点加强学科基础,突出基础创新研究,并兼顾交叉前沿和密切围绕国家需求,拓展学科基础内涵和研究领域。最后介绍了基金管理情况,并希望专家在进行基金项目评审时要有报国之心、求真之心、包容之心、公允之心。

林智荣副研究员做报告

      接下来会议进行了最佳论文颁奖仪式。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投稿365篇,录用347篇,其中热机气动热力学方向138篇,流体机械方向209篇。根据评审专家推荐结果,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的6篇论文获得最佳论文奖。

 

 

最佳论文颁奖仪式

      大会开幕式结束后进行了大会特邀报告,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黄维娜总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陈海生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晓峰教授分别作了大会特邀报告。大会特邀报告由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光教授主持。

      黄维娜总师做了题为“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学问题及发展思考”的大会特邀报告。首先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飞机/飞行任务要求对发动机各项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技术指标的突破需要气动热力学研究的支撑。针对高效率、高级压比、新型布局压缩系统,高温升、低排放燃烧室,高温高效高负荷、新构型涡轮部件,高隐身、高效、多功能、新构型喷管部件进行了气动热力学分析,并提出了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黄维娜总师对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


      陈海生教授针对“压缩空气储能研究进展”进行了大会特邀报告。从我国古代的铜冰鉴储冷技术、快轮制陶技术引入储能的概念,并分析了储能的重大战略意义,压缩空气储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之一,而系统的过程耦合和能量传递机理、叶轮机械内部流动与损失机理、蓄热换热器内部流动和传/蓄热特性与机理是其关键科学问题。接下来,针对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分析,并介绍了研究进展、关键技术。最后,陈海生教授从认清潮流、升维思考、系统思维、交叉创新四个方面作为结束语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孙晓峰教授做了题为“叶轮机气动弹性力学面临的若干问题”的大会特邀报告,首先从叶轮机振动检测问题和可调导叶调节故障导致叶片断裂事故两个方面引入了叶轮机气动弹性力学问题,并提出了目前研究面临的三大挑战:真实物理边界对气动弹性的影响;叶片颤振的起始先兆及其频率特性和传播特性;实现真正的流固耦合计算和基于此的气动弹性稳定性判据。最后,孙晓峰教授分享了三个气动弹性力学研究的案例,加深了大家对该问题的理解。


      本次会议设置了33个分会场、2个基金进展交流报告会场和1个基金进展交流展板会场,围绕压气机流动与设计、压气机流动稳定性、涡轮流动与设计、涡轮冷却、压缩机与风机、风能、泵与水轮机、气动热力与整机性能、数值模拟、试验方法等10个专题共进行了400场学术报告和55份基金展板交流。其中每个分会场均邀请了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分会场邀请报告,介绍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及未来研究方向。在进行学术报告的过程中,汇报人员和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激发学术研究的兴趣,促进学术研究的进展。

 

基金进展交流会及展板现场

 

 

 

分会场报告现场

      在承办此次会议的过程中,得到主办单位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得到清华大学的大力支持,得到行业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此外,会议组委会和志愿者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工作,对他们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

会议组委会和志愿者合影